歼-23,歼23是否存在
歼-23,歼23是否存在
在我国的航空工业史上,每一款新式战机的诞生都伴随着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对未来战争的深刻思考。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关于歼-23的种种猜想。
1.歼-23的起源与设想
在60年代,时任三院副院长梁守槃提出研制“超声速低空飞行反舰导弹”的建议,这种导弹不仅技术先进,且非常符合国防战略需要。梁守槃认为,中国要有低空超声速导弹,就必须首先发展冲压发动机技术,填补空白。这种前瞻性的想法,为后来的歼-23项目奠定了基础。
2.米格-23与苏-27的启示
米格-23从一出生就很蹩脚,整个服役生涯也很蹩脚,彻彻底底就是一个蹩脚的存在。所以从70年代开始,苏联也已经开始了下一代战斗机的研发。到1981年,三代机米格-29和苏-27已经接近服役。这些先进战机的出现,为我国歼-23的研发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3.歼-11与歼-15的发展
机体寿命短(不到2000小时),无法融入中国的作战体系(歼11A无法与空警2000、歼10A实施数据链交换通讯联系,空警2000只能使用最原始的语音麦克风来指挥歼11A空战),俄式雷达航电系统已远远落后。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歼-15舰载战斗机首次降落在我国首艘航母辽宁舰的甲板上,随后又成功完成滑跃式起飞,让辽宁舰在服役三个月时就亮出了“宝剑”。
4.歼-20的启示
毕竟,它的设计理念还是源自上世纪90年代的苏27,面对新一代战机的挑战,歼11需要一次彻底的“升级换代”。就在人们猜测歼11是否会被淘汰时,中国航空工业给出了一个令人意外的答案。他...
5.歼-23的可能性能
从理论上来讲,那时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确实是有可能得到F117的残片的。而且,美国好像特别爱把G20和F117拿来做对比,老是把F117和中国的歼20往一块扯,它那点心思,大家...
6.歼-23的未来展望
歼-6要说为啥我们一定要拿到米格23战斗机,这就要看米格23在当时到底有多出色了。虽然在今天的世界,战斗机最重要的武器是超视距打击,但在70年代,战斗机还是要靠“狗斗”。根据美国统计数据,70年代战斗机被中距离导弹击毁的占比才10%。到了海湾战争时期,这一比例才涨到...
7.歼-35与歼-31的启示
例如,第四艘第五艘航母据说已经在开工了,按照福建舰这么快的海试,这个消息并不是没有可能。我国的歼-35、歼-31还没正式上线,就被曝出有国家对其有购买意向了。我国从来不缺少...
虽然目前尚无确凿证据证明歼-23的存在,但根据我国航空工业的发展历程和先进战机的研发经验,我们有理由相信,歼-23的问世只是时间问题。届时,它将为我国空军的实力提升和国家安全做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