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小庄

首页 > 专题讨论

专题讨论

岐黄大宋,岐黄之术百科

发布时间:2024-11-14 18:10:24 专题讨论

岐黄大宋,岐黄之术百科

在悠悠历史长河中,中医学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智慧与传承。“岐黄之术”便是中医学的精髓所在。小编将带领您走进岐黄之术的百科世界,一探究竟。

1.岐黄之术的定义与起源岐黄之术,又称岐黄医术,源自《黄帝内经》。“黄”指的是轩辕黄帝,而“岐”则是指他的臣子岐伯。相传,黄帝常与岐伯、雷公等臣子坐而论道,探讨医学问题,对疾病的病因、诊断以及治疗等原理设问作答,予以阐明。这些内容都记载于《黄帝内经》这部医学著作中。

2.岐黄之道与岐黄家岐黄之道”指中医学术或医术、中医理论;“岐黄家”则指中医生、中医学家;“岐黄书”是指中医书籍;“岐黄业”则是指中医行业。这些词汇都体现了中医学的深厚底蕴和广泛影响。

3.悬壶与费长房悬壶”这一词汇源于古时中药铺门前常挂着一个葫芦,四处行医的郎中腰上也都挂着个葫芦,称之为“悬壶”。这种象征意义深厚的习俗,体现了中医学济世救人的崇高精神。

4.黄芪与人参养荣汤黄芪与白芍、当归、陈皮、肉桂、人参、白术、炙甘草、熟地黄、五味子、茯苓、远志、生姜、大枣等搭配,即“人参养荣汤”,能补气养心,主治因积劳虚损而致的少气心悸,四肢沉滞,腰背强痛等。

5.脾胃气虚与黄芪用于脾胃气虚,气虚下陷之脏器下垂证。黄芪与人参、白术、甘草、当归、陈皮等搭配,能益气升提,举陷固摄,恢复中焦气机。例如,郭诚杰教授临证凡见中气虚衰,气虚下陷之脏器下垂、脱肛者皆重用黄芪,一般用量为40~60克。

6.汉字五八:岐黄之术在社区卫生站看中医时,想起以行医为掩护从事地下工作的姥爷,常说岐伯、伊尹、华佗、孙思邈、扁鹊、董奉等大医学家都是修行人,“岐黄之术”、“悬壶”、“杏林”也皆有超越现代认知的神奇故事。

7.黄耆散黄耆散是一种古老的中医药方,由黄耆、犀角屑、地榆、玄参、赤茯苓、当归、川芒消、木香、连翘、甘草、枳壳、栀子仁、川升麻、川大黄、黄芩等组成。其主要功能主治乳石发动,生痈肿等症。

通过以上对岐黄之术的详细介绍,我们可以看出中医学的博大精深。岐黄之术不仅是中医学的瑰宝,更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岐黄之术将继续传承与发展,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